踔厉奋发新征程 | “人工智能+”加出发展新动能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通知》 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
贯彻落实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丨督促稳就业保民生

血滴、泪滴,滴滴警报声响起

发布时间:2018-08-28  来源:央视网  字体大小[ ]

   再发极端个案,备受舆论质疑。自责、道歉,承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承认一切问题都是管理者的问题。截止今年5月份,四年时间,有权威出处(中国裁判文书网、媒体公开报道,有关部门处理)的涉及滴滴司机性侵、性骚扰事件,至少有50起,几乎每个月都有。涉及50个司机,53名被害人均为女性。

  原标题:《新闻1+1》血滴、泪滴,滴滴警报声响起

  央视网消息(新闻1+1):再发极端个案,备受舆论质疑。自责、道歉,承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承认一切问题都是管理者的问题。新技术、新经济、新生活,《新闻1+1》关注:血滴、泪滴,滴滴警报声响起。

  一个数字——110,首先,这是谁都知道的报警电话,几天前,浙江温州乐清滴滴顺风车司机杀人案发生,当时接到受害者救助信息的受害者朋友,也拨打了这个电话,随后警方展开行动,但是因为滴滴公司处理报警时的搪塞推责和冷漠冗长的机械程序,让也许可能还存在的最后机会幻灭。另一方面,110,也代表着时间,正是在110天前,同样是一名女性,同样是搭乘顺风车,郑州空姐遇害案发生。放到更大的范围内观察。


截止今年5月份,四年时间,有权威出处(中国裁判文书网、媒体公开报道,有关部门处理)的涉及滴滴司机性侵、性骚扰事件,至少有50起,几乎每个月都有。涉及50个司机,53名被害人均为女性。

因为有些裁判文书中并未提及乘客所称的车辆属于出租车、顺风车、快车还是何种运营性质的车辆,这里没有做更细致的分类,但毫无疑问,在安全第一的背景下,这是一个值得追问的问题,尤其是顺风车没有“顺风”反而送了命,面对一些显而易见的漏洞没有及时补救,反而一次一次让乘客付出生命的代价。怎么看?又该怎么办?今天节目,让我们从最近发生的这起案件说起。

  一、又一起滴滴命案

  顺风车产品,再发极端个案,四天来,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滴滴对外宣布,在全国范围内,下线顺风车业务。

  2018年8月25日 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副局长 叶卫军:一方面我们向交通运输部报告,另一方面鉴于滴滴顺风车司机接连发生杀人案件,说明在运营管理过程当中,存在着重大安全隐患,根据相关法规,浙江省运管局决定责成滴滴平台立即整改,整改期间停止浙江区域的顺风车业务,直到整改到位为止。

四天来,包括受害者的家属在内,社会各界几乎所有的声音,都在质疑着这家全国最大的网约车企业。最让人遗憾的是,“如果”那一些列失误,都没有出现。

  受害人家属:大家都是有父母有子女的,你们摸着自己的良心看看,不要光顾着赚钱,而忽视了社会的影响,你们公司这样一件事情的出现,会引起社会多少的不安,你们现在不是说过来道歉的事情,我觉得更多的是你们怎么去管理这个公司……

悲剧,谁也不希望发生;而一系列假如,也应该不存在每一个人的主观故意。但正如受害者家属所言,悲剧再次发生,公众更多的希望,就是滴滴能够真正地好好地管理自己的公司。

  2018年8月26日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 蔡团结:从现在起不得接入不合格的车辆和人员,不得向未经安全审查的驾驶员派单,加快清退不合格的驾驶员和车辆。滴滴公司在9月1日前提交切实可行的合规化推进方案,我们将向社会公布。网约车平台运营信息数据要向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实时、全量、真实地接入,并确保数据质量。

事件发生后,先是浙江省交通厅的介入。之后,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在第一时间约谈滴滴公司,责令全面整改。江苏省交通厅也发布消息,他们对滴滴、美团两家网约车平台公司,也进行了约谈。而在今天,该案一些重要的细节,仍有待于进一步查清。

  犯罪嫌疑人 钟某 接受审讯

  问:你有没有更换过牌照?

  答:没有。

  问:今年的8月24 25日这两天你用的是哪个牌照在接单的?

  答:川A 31J0Z。

  问:那你接受害人赵某某也就是这辆车吗?

  答:是的。

在乐清的这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使用的车辆,悬挂的是外地车牌。而按照温州本地的《网约车规定》,外地车应该无法办理网约车证。而在滴滴平台之前发布的道歉和声明中则提到,案发时,车牌系犯罪嫌疑人钟某线下伪造。但是,在警方办案时,向滴滴平台申请调取车主信息时,得到的,却就是这个川A牌照。对此,犯罪嫌疑人钟某也承认,他就是用的这辆车犯的案。

  乐清公安局 派出所所所长:当天晚上滴滴公司向我们提供了犯罪嫌疑人钟某的身份信息,以及他的车牌号码川A 31J0Z,最后我们警方查获的就是这辆涉案车辆。

那么,下一步需要澄清的疑问是,犯罪嫌疑人钟某,是否使用了川A车牌注册了顺风车,而这个外地车牌,滴滴在最早登记时,又是否知情呢?
 

  案件发生在四天前的8月24号,四天来,面对这样一起恶性案件,公众痛惜生命的逝去的同时,也感到愤怒,相关部门约谈警示、媒体也在不断反思追问,大家震惊于凶手的残忍,更无法容忍企业对生命安全和社会责任的漠视。我们再来看看,刚刚短片中,记者采访报道过程中发现的一个新信息。

  关于嫌疑人“钟某”的车牌

  ○滴滴平台:经核实,钟某此前背景审查未发现犯罪记录……在接单前通过了平台的人脸识别,但案发车牌系钟某线下临时伪造。

  ○犯罪嫌疑人:未临时伪造车牌号。

  ○警方:向滴滴平台申请调取车主信息时,得到的也是这个川A的牌照。

案发第二天,滴滴曾在道歉和声明中提及,案发车牌是嫌疑人钟某线下临时伪造。但是犯罪嫌疑人和警方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怎么看待这个最新情况,接下来连线一位嘉宾,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总编辑,张新宝。

  【1】截至目前,滴滴方面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仍未作出解释。您怎么看这个不一样的调查结果?两种认定对滴滴来说在责任方面会有区别吗?

【2】滴滴表示作为平台,对案件发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交通运输部的表述是:“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可是具体到责任上市,因为滴滴有点像中介平台的性质,只能更多强调社会责任、道德责任,这一次,交通运输部的评论文章中,提到了另一个词,那就是法律责任。您怎么看这段表述,如果不再模棱两可,可以怎么做?

还应从立法上考虑增设惩罚性赔偿的规定,到了一个树立一个处罚的新标准的时候了。

  回到“8·24”案件,除了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作为平台企业的滴滴及其负责人,要不要承担法律责任,该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有关方面应该认真研究,今后不能再模棱两可。

  来源:交通运输部官方网站

保障乘客出行安全是网约车行业发展的底线,没有什么比“乘客安全”更为重要。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平安回家,而不是觊觎那所谓的“3倍赔偿”。也因此,对滴滴问题的反思和追问,绝不该到此为止,我们继续关注。

  二、滴滴几宗罪?

  5问滴滴:说好的整改呢?

  屡犯不改!细数滴滴“七宗罪”,何时能整改?

  滴滴的七宗罪:恐怖的信息泄露 踢皮球的客服

追问、七宗罪……这四天,舆论对于滴滴平台的质疑,正是源于不断被曝出的一个又一个不应该发生的细节。

  已经被滴滴免职的客服部门副总裁黄金红也表示说:“这次事件,客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深深地自责和愧疚。滴滴客服,注定承载着不一样的责任,也确实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一切问题,都是管理者的问题。”

  赵某的好友:(下午)3点多左右,这个电话是我让我朋友打的,(滴滴)说一个小时内回复我们,尽快帮我们联系到车主。

  记者:之后滴滴平台给你们回复消息了吗?

  好友:没有。 

  赵某的叔叔 赵先生:我们也有跟滴滴取得一些联系,滴滴一开始有答复要4个小时以后,失联或者出问题以后再提供车辆信息、车主信息。

是的,如果案发时,滴滴的处理不那么拖延消极,或许会有不同的结果。而案发当天,滴滴客服与警方的配合,也令人遗憾,联系了三次,他们才向警方提供了车主信息。

  乐清市公安局宣教科科长 谢章安:大概5点36分的时候民警和滴滴客服进行了联系,民警和他联系的时候,滴滴客服说查询相关信息大概需要3到4个小时。民警说情况比较紧急,滴滴公司根据民警这样说,他说情况可以加急处理。

  在要求警方出示相关证件后,18时13分,乐清警方收到滴滴公司发来的车牌及驾驶员信息。警方的三次索要用时92分钟,其实从18时04分警官把身份信息发到滴滴,到18时13分滴滴给警方发来信息,其实只花了9分钟。

滴滴承认,滴滴客服在此次事件的处置流程仍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没有及时处理之前的用户投诉,在安全事件上调取信息流程繁琐僵化。

  除了当天的处置,滴滴官方的回应,也印证了这是一起本可以避免的悲剧。那就是在案发前一天,另一位女性乘客,曾经对本案的顺风车嫌犯进行过投诉,但遗憾的是,滴滴平台没有进行及时处理。

此外,三个月前,滴滴已经发生过空姐乘坐顺风车遇害事件,当时,滴滴曾公布要对顺风车业务进行整改,但是,此案发生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却说明,滴滴的整改并不到位。

  2018年5月16日新闻:滴滴公司整改措施明确,顺风车服务下线所有个性化标签和评论功能;合乘双方的个人信息和头像改为仅自己可见,外显头像全部为系统默认的虚拟头像。

对于滴滴的上一次整改,有网友在8月22号发微博称,“滴滴顺风车悄悄眯眯地又显示性别、头像等信息了,不过可以自己选择公开还是隐藏。而也有其他网友爆料称,滴滴重新开启了此前已下线的隐私功能,可以查看用户性别,在温州事件发生后,滴滴又再次关闭该功能。

出了这么多问题,现在滴滴是下线了该产品,而不少人也希望它永远不再上线。那么该不该取消顺风车呢?我们来看一个调查。

  近5成的人应该表示永久取消,怎么看待大家的选择,接下来继续连线。

【电话连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中国法学》总编辑 张新宝

【1】张教授,您怎么看待接近办成的人不再信任顺风车,或者说滴滴平台,您个人的选择又会倾向于哪种?

【2】讨论顺风车,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就是它的“社交属性”,滴滴方面表示现在要重新评估业务模式和产品逻辑,而我们也注意到,其实对于这种车辆应该怎么运营,我们是有规定的。如果严格按照这样的规定去设计产品,是否意味着滴滴顺风车需要做出改头换面的改变?

  平台公司应当将“自责”落实到行动上

  顺风车服务与网约车经营性客运服务有很大区别,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是应以车主自身出行需求为前提、事先发布出行信息;

  二是由出行线路相同的人选择合乘车辆;

  三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

  四是每车每日合乘次数应有一定限制。

  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

  来源:交通运输部官方网站

【3】另外我们也注意到,这次约谈的除了滴滴,南京市政府还约谈了美团网约车,高德下线了顺风车,滴答之前也下线了相关社交功能。出了这么多是事情,网友们其实都不太放心,指望企业的自觉吗?先来看来不能报太大希望,监管部门能做该做些什么?

  南京市政府约谈滴滴、美团网约车平台

  高德地图谈暂时下线顺风车业务:出于安全考虑,无关滴滴事件

  此前,郑州空姐乘坐滴滴顺风车遇难事件发生后,嘀嗒下线了具有社交功能的“结伴频道”。

  来源:综合媒体报道

交通运输部的文章里还有句话:运输服务安全底线需要各方共同坚守。政府部门要对践踏法规和乘客合法权益的行为坚决严厉处置,绝不允许任何经营者打着“创新”的名头,挑战保障乘客安全出行的底线。还能怎么做?我们继续关注。

  三、新经济如何成为好经济?

剥离社交功能,滴滴顺风车就活不了?

滴滴顺风车,为何总想着要做社交?

主打的是出行还是社交,滴滴顺风车搞清楚了吗?

事实上,从滴滴顺风车产品推出,公司所宣传的社交功能,就一直备受质疑。在今年五月“空姐顺风车遇害案”发生后,交通运输部明确表示,一些平台公司推出的顺风车业务增加的过多的社交功能,已经偏离了提供出行服务的本意。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巍:我们出行只是为了安全、快捷到达目的地,并不想社交,而且特别是顺风车,每次拉一个人都是熟客,因为只有80%以上的路线重合的话,可能长期在一起,如果太多社交属性就会让这个司机诱发很多人心中的恶,可能会受到被引诱恶的侵害,这种社交评价体系,平台应该管一管。

  8月27日零时起,滴滴已全面下线顺风车业务。

媒体又爆出了货拉拉司机性骚扰女性的事件。

  当事人 小王:那个司机性骚扰被拒绝之后,就各种辱骂我和我的家人朋友,并多次威胁上门堵人警察署建议找平台处理,可惜后来那客服只是让我等着,等了好多天都没有结果,我现在有家也不敢回。

对于这名司机的行为,该名女性的朋友,也予以了证实。

  当事人小王 朋友:你怎么这么有胆呢?

  货拉拉司机:我就是这么有胆,货拉拉都是这样的司机,都是这样搞。货拉拉司机就是明目张胆这样搞的。

在事发20多天后,在滴滴平台再出恶性事件后,在媒体开始集中关注互联网平台的社会责任后,货拉拉终于作出回应,称“女孩被货拉拉司机骚扰”一事,为司机绕开平台交易,存在“跳单”行为,且司机有电话辱骂用户行为,此两条已严重违反平台规定,货拉拉已将司机进行永久封号处理。

事实上,相比网约车,网络餐饮在群体性和个体性安全问题上,也同样面临着逐渐增加的危险系数。

  上海急诊泰斗,瑞金医院与华山医院急诊科创始人之一李谋秋,在今年2月24日,被一名饿了么送餐员撞倒,在抢救治疗1个月后不幸去世。有媒体报道,事发后,饿了么从未向当事人表达过歉意,而是将责任甩给第三方公司。

如今,新经济时代,在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同时,更急切地需要一个有效的监管。

  《人民日报》也刊登评论员文章称,近年来,从网络送餐平台背后的黑厨房问题,到电商平台屡禁不止的假货困境;从共享单车无序投放扰乱公共空间秩序,到移动支付引发的安全风险,如果说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只是一种极端情况,那么,新兴技术衍生出的新模式、新业态实际上为监管部门带来了更广泛的挑战。

  新经济怎么成为好经济,而不是给人们带来新麻烦,甚至是危机生命。却是还是个难题。继续连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新宝。

【1】我们的监管是不是还跟不上新业态的发展?

【2】我们有一些这样新业态的怪兽企业,一下子就做到了世界第一,但是反而发达国家却非常谨慎,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新经济如何成为好经济?这是互联网经济向前发展绕不过去的必答题,也是今天社会治理的思考题。网络平台不能只有“资本思维”,如果这样,最后只能是让人唾弃。

  希望滴滴认真去做功课!

中国法治信息网摘编亓淦玉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通胡大街78号(京贸中心)二层15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