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的“绿意”越来越浓
为“双碳”目标落实落地清障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王雅婧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纪委以有力监督推动“宁电入湘”特高压线路工程投运后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图为近日,该公司纪委工作人员在国网宁夏超高压公司中宁换流站开展现场监督检查。王天鹏 摄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形成绿色低碳产业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双碳”目标的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指示批示,强调“我们必须深入分析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充分认识实现‘双碳’目标的紧迫性和艰巨性,研究需要做好的重点工作,统一思想和认识,扎扎实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政府工作报告等也对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进行了部署。
“十四五”期间,我国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紧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新能源汽车年产突破千万辆大关、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历史性超越化石能源、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清洁发电体系、单位GDP能耗比“十三五”末下降11.6%……中国发展的“绿意”正越来越浓,彰显负责任大国担当。
作为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专责机关,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将护航“双碳”目标落实落地纳入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聚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相关决策部署加强监督检查,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系统施治,以强有力的监督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强化责任担当,为经济发展减碳增绿提供坚强保障。
深入一线走访、主动发现问题,推动疏通低碳转型堵点
自动化生产线全速运转,锂电池负极原材料通过电脑控制自动入库……这是锂电池材料制造企业——四川坤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最近的景象。“我们在省里奖补资金的支持下,得以实现对生产线的节能改造,改造后生产每吨产品的能耗显著降低,降幅达5%左右。预计整个工厂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22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700吨。”坤天新能源的负责人李永彤表示,“这要感谢当地纪检监察机关的帮助。”
原来,今年4月,这家年产5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的企业还在因奖补资金兑现“卡壳”而困扰。根据当地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奖补政策,坤天新能源去年申报了1000万元的奖补资金,前期80%已顺利到位,本该今年3月拨付的剩余20%,却因验收材料一直没有过审而迟迟拿不到。当地纪检监察机关工作人员在开展一线走访中了解到该企业面临的问题后,第一时间督促相关部门对验收材料进行会审,并全程跟踪督办。在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保障下,困扰企业的难题很快得到解决,剩余奖补资金随后拨付到位。
新能源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实现“双碳”目标、优化能源结构的绿色产业。“十四五”期间,四川省以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四川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发挥监督保障作用,紧盯相关惠企政策落实中的堵点、企业发展痛点等问题,深入一线开展监督检查,通过蹲点调研、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搭建纪检监察机关与职能部门、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及时发现包括惠企政策兑现、企业人才引进在内的各种问题,并建立“收集—反馈—跟踪—回访”闭环处置机制及相关服务机制,推动疏通堵点,切实为新能源企业的发展排忧解难。
除了发展新兴绿色产业,推动传统产业低碳转型也是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把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
天津市作为老工业城市,有不少传统产业,绢花产业是其中之一。有着“绢花之乡”美誉的天津市武清区曹子里镇有300多年的绢花生产史,但镇上的绢花企业环境治理水平整体较为低下,成为影响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瓶颈。
天津市纪委监委驻市生态环境局纪检监察组聚焦推动绢花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的相关政策部署,主动下沉一线,深入企业持续开展调研式监督。通过现场查看、座谈交流等方式,了解影响企业转型的难点、堵点,推动镇政府对辖区内绢花企业进行摸底调查,用好用活环评名录和排污许可名录清单,按照“规范一批、提升一批、淘汰一批”的路径,形成产业集群绿色低碳升级工作方案。在此过程中,该纪检监察组全程跟踪监督工作进展情况,并推动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走进企业车间,对企业绿色低碳转型进行现场指导、破解技术瓶颈。该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同志表示:“近年来,我们将服务企业绿色转型作为政治监督重要内容,围绕绿色低碳发展行动等重点工作建立问题清单、监督台账,明确监督任务、压实主体责任,严肃查处不担当不作为等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强有力监督推动绢花产业向新向绿。”
织密监督网络、丰富监督方式,协同联动凝聚监督合力
全国碳市场是我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对全国碳市场建设作出部署。今年3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这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大行业覆盖范围。
作为全国性碳市场基础设施平台,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武汉)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碳登”)负责全国碳市场的注册、登记、清结算任务,在此次碳市场扩围工作中承担了重要任务。为保障碳市场扩围工作顺利完成,中碳登纪委聚焦扩围工作这一重要政治任务,强化政治监督,护航扩围工作落地。
中碳登纪委通过列席重要会议、会前提前介入会议材料审核、会中紧盯议题决策环节提出意见建议、会后建立督办销号管理机制等方式进行监督。同时,由中碳登纪委书记带队分3批次深入业务部门,以“访谈式、一对一”监督紧盯“关键少数”履职情况,破解扩围堵点,着力构建“横向贯通、纵向穿透、外部协同”的立体监督网络。横向建立“纪检+业务”联系沟通机制,推动跨部门协作;纵向与上级公司纪委建立联动机制,开展督导。外部与生态环境部气候司、湖北省生态环境厅等主管部门及协调机制工作组加强联动调度,建立周调度、月总结工作机制。中碳登纪委还督促中碳登相关责任部门对照生态环境部关于扩围工作的相关政策,制定工作计划,梳理形成重点任务清单等,进一步健全责任体系,拧紧责任链条。在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推动下,中碳登扩围工作顺利进行。
许多绿色低碳项目跨地区、跨部门、环节多、专业性强,监督难度大。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在监督中坚持系统思维,通过综合运用联动监督、协同监督等方式,加强沟通配合,形成监督合力。
福建省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也是我国发展林草碳汇的先行地。福建省纪检监察机关紧盯关键环节,延伸监督触角,通过开展联动监督等方式,确保“双碳”领域各项任务部署稳步推进。不久前,福州市纪委监委会同市林业局组成联合督导组,深入闽清县实地了解“福林票”发放使用情况,以及林业碳汇资源开发、林农权益保障等工作推进情况。针对督查中发现的林农反馈政策解读不深入、企业反映碳票交易流程不熟悉等问题,福州市纪委监委督促有关部门开展培训,细化操作指引,为林农和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念的诞生地,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立足当地的毛竹林资源大力发展竹产业和竹林碳汇交易。为护航当地竹林碳汇改革,湖州市纪委监委坚持市县联动,通过建立“牵头+领办”“清单+专报”“督导+报告”的监督推进机制,开展竹林碳汇监督,对此前发现的竹林碳汇推进相对较慢等3类11个问题建立问题管理台账,督促相关部门对照问题落实整改,有力推进了竹林碳汇改革的进程。
瞄准重点任务、紧盯关键环节,压紧压实职能部门责任
加速能源结构转型是我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的积极应对举措,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使命与担当。“宁电入湘”特高压线路工程是“十四五”规划中首条获批的沙漠、戈壁、荒漠地区新能源基地外送标志性工程,也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能源安全重要论述的具体实践。这条“绿色动脉”自今年8月20日起正式投产送电,每年可向湖南省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一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800万吨,为中部地区实现“双碳”目标注入了强劲动能。
在“宁电入湘”特高压线路工程建设期间,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纪委明确监督重点,紧盯关键环节和风险点,压紧压实各方责任,以强有力的监督保障“宁电入湘”工程建设廉洁高效。一方面,组织属地纪检机构及时跟进特高压工程建设工作小组重点任务推进情况,在合规手续办理、通道清理、用地补偿等关键环节开展嵌入式监督,有效推进工程进度。另一方面,监督推动职能部门建立健全输变电工程施工业务外包管理实施细则等5项制度,通过开展“四不两直”检查等方式,促进职能部门履职尽责、加强监管,防范廉洁风险,切实强化施工业务外包规范管理。
瞄准重点任务,抓住关键环节。各地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低碳转型、绿色发展中的重大项目、重点任务,紧盯重要岗位、关键人员,以强有力的监督压紧压实职能部门责任。
工业园区是减污降碳的主战场。为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做好工业园区企业的减污降碳工作,安徽省合肥市纪委监委驻市生态环境局纪检监察组以减污降碳协同创新为切入点,围绕责任落实、风险防范、作风保障开展监督检查,推动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履职尽责,确保减污降碳工作落地落实。通过紧盯招标管理、招标准备、招标公告发布等环节,确保园区低碳改造招标过程的公平规范。通过围绕营商环境、涉企激励政策落实情况等重点内容建立监督工作台账和问题线索台账,对在生态环保领域工作履职不力、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追责问责,督促各级党委、职能部门知责明责、履职尽责。
江苏省常州市今年入选国家第二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常州市纪检监察机关将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纳入政治监督的重点内容,对实施方案编制进行全程监督,重点把关政策依据是否充分、目标设定是否科学、责任分工是否明确。同时,加强对近零碳试点园区申报流程的监督审核,防范评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打招呼”“设门槛”等违规行为。针对部分进度缓慢的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指标,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会同市发展改革委等单位开展现场走访,研究会商推进举措,压紧压实责任,有力推动试点建设工作落实。
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纪检监察机关的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站在新的起点上,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将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实现“双碳”目标等强化政治监督,以实际行动护航低碳发展,以有力监督助力绘就绿色生态画卷。
中国法制新闻网摘编:亓淦玉 |